第一类情况是未来发展趋势,人民币数字化在世界主要货币数字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已经具备跨境支付的初步条件,对美元霸权的冲击效果将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强化对外金融制裁,美元武器化倾向愈加严重,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美元支付体系越来越被美国国家利益和政策偏好绑架。CBDC在美国国会也是个争议性议题。
同年6月,全球拥有27亿用户的脸书(2021年10月母公司更名为Meta)宣布将于次年发行数字货币天秤币(Libra)。第三,建议加速推动CBDC系统的研发。根据设想,天秤币将是基于一篮子货币的合成货币单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的权重分别为50%、18%、14%、11%和7%),价格与这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挂钩。近年来,私人稳定币还在美国政府默许下开展了一些国际业务。经过数年犹豫和评估,美国政府认识到拥抱新兴技术不一定能在未来保留美元目前享受的所有特权,但对新兴技术视而不见肯定会加速美元体系的衰落。
2020年初,美联储开始在内部组建跨学科小组,创建技术实验室和数字创新政策项目。从经济体量、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看,欧元区和中国最接近美国,因此,美联储认为未来能对美元地位构成威胁的是欧元和人民币。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之初,人民币计价和贮藏属性尚未激活,重点放在提高人民币结算份额。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明显加速,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相继被纳入全球主要股票和债券指数,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跨境ETF、两地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项下的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稳步增加截至2022年9月底,境外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合计9.51万亿元,较2015年5月底增长1.07倍,其中,合计持有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资产占比68%,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三是从结算货币走向计价货币和贮藏货币。在此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放松了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限制,支持边境贸易以本币计价结算。
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呈现三大特点。
之后,我国逐步放宽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区域限制。2004年起,在港澳地区先后启动个人人民币业务试点。随着不稳定的单边升值预期推升人民币结算份额被纠正,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国,人民币需要更多的职能。811汇改前,受人民币汇率升值驱动,人民币结算占比上升较快,2015年达到峰值26.0%。
二是从离岸驱动走向在岸驱动。2018年以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铁矿石、精对苯二甲酸、橡胶期货等产品开始引入境外交易者。我国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曲折而艰辛的探索。2015年10月和2018年3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和二期顺利投产运行,截至2022年2月底,CIPS已有直接参与机构76家和间接参与机构1212家,涵盖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活跃经济地带。
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境外地域范围扩展至全球。21世纪以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逐步提高。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明显加速,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相继被纳入全球主要股票和债券指数,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跨境ETF、两地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项下的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稳步增加。截至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累计金额超过4万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经历了从不可兑换货币逐步走向国际化货币的发展演变。(作者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进入专题: 人民币国际化 。2010年,明确香港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可按照本地法规为客户提供相关业务,唯有人民币资金跨境时须符合内地有关规定。2012年,允许任何拥有进出口经营许可的企业用人民币进行结算。2015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是在岸严格管制,通过离岸市场驱动,境外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主要是在香港持有个人人民币存款或人民币点心债,再通过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转存境内、对境内贷款或通过本外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渠道买债。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2022年1月至8月,人民币结算份额回升至17.9%。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人民币是不可兑换货币,也不被允许出入境。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加快金融改革和开放,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和外汇交易份额上升贡献了约0.44个百分点。但811汇改后,升值预期消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快速下降,2017年低至11.8%。
2020年底,已有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人民银行共授权境外人民币清算行27家,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SDR篮子货币定值重估,维持了人民币第三大权重货币的地位,同时将其权重上调1.36个百分点。
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之初,人民币计价和贮藏属性尚未激活,重点放在提高人民币结算份额。人民币计价和贮藏功能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国家表达了对开展人民币业务、建立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兴趣。一是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
2015年811汇改以来,我国将人民币国际化与可兑换合二为一,加快了在岸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人民币国际化转向在岸驱动,境外直接可以在境内购买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国际化初期,人民币跨境流通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和东盟等周边国家。
人民币在SDR篮子货币权重的上调,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开放成果的认可,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进展。我国1994年初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此外,我国不断通过双边货币协议建立人民币金融安全网络,加强与各国央行合作,作为第一大出资国加速构建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区域金融安全网,为区域经贸金融稳定持续作出贡献。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全球贸易能力在新冠疫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商品和服务出口市场份额连年提升,这是推动人民币在SDR篮子货币权重上调的主要原因。
2018年进一步明确,凡依法可以使用外汇结算的业务,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推动本币优先理念落地。2015年底,人民币被批准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成为第三大权重货币当国内出台应对危机的逆周期扩张政策时,信贷投放却面临着货币锚缩减的尴尬。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集体经济改制为村一级的资产管理公司,明确将特别法人视同为涉农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
以华尔街金融海啸为例,危机爆发后,中国2009年对外出口相较于2008年骤降了约2300亿美元。对于纸币,马克思指出,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本身并没有价值,因国家强制才得以流通,但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当然,中国一直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不能复制美国在经济虚拟化后转向货币经济的路径。因为集体经济两山债券所依托的生态资产具有保底价值,因此该生态理财产品风险评级很低,可以参照国债的发行与承销模式。
同一时期,薛暮桥在指导山东根据地的货币斗争时也采取了物资本位的办法,我们每发行10000元货币,至少有5000元用来购存粮食、棉花、棉布、花生等重要物资,通过出售和收购物资来回笼和投放货币。同时,随着全球产业梯次转移并在中国聚集,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jisxp.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69373/636.html
有话要说...